金庸的籍贯是哪里(金庸的籍贯是浙江哪里)

“几十年了,我最想见的就是邓小平!”

1981年,在亲眼见证大陆经过改革开放,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后,金庸便迫切地想要拜见邓小平。很快,他的这一期盼就得到了回应。

有关部门将这一情况告知了邓小平,日理万机的他当即就回复了同意。

两人虽然从未见过面,却早就“神交”已久,邓小平曾拜读过金庸的很多本武侠小说。

只不过,他们一个是国家领导人,一个是香港人士,想要会面并不容易,保卫部门立即对金庸展开了详细审查,结果却发现,此前发生在他身上的两件事,恐怕会对这次见面不利。

当工作人员将情况告知邓小平时,他思考过后,却十分大方地表示不必计较,命人快速安排接下来的流程。

那么保卫部门究竟审查到了什么问题?邓小平与金庸会面后又谈了些什么呢?

金庸的籍贯是哪里(金庸的籍贯是浙江哪里)

“英雄”与“侠客”的会面

1978年,对于新中国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拐点。

这一年邓小平恢复了工作,并且主持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全党的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转移的决策,自此改革开放正式施行。

短短几年时间里,新中国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稳定、经济飞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到处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国人们称赞邓小平的英明决策,而远在香港的金庸,也激动地发言“邓小平有魄力,有远见,令人佩服!”

那么两人之间的渊源是从哪开始的呢?这或许就要追溯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

金庸的籍贯是哪里(金庸的籍贯是浙江哪里)

那时,邓小平有幸读到了金庸的小说,之后便对其爱不释手,每晚睡前都会翻几页看看。

他看这些不只是为了消遣放松,更多的是从人物的命运来联系自身,获取精神力量。

至于金庸,自从宣布封笔之后,他就专心于自己一手创办的《明报》,并且全力支持邓小平的决策。

两人属于“神交”已久,却从未见过面。

直到1981年,两岸统一成为了的重要议题,邓小平与一众领导人开始广邀港澳台和海外华人来访,协助传递中央新的关于对台工作的思路。

听闻消息的金庸,迫切表达了自己想要回到内地的心情,很快,他的期盼就得到了回应,北京方面向他发出了邀请。

得知自己可以回到大陆,金庸的心情激动万分,但同时他也提出了一个要求——在访问期间拜访一下邓小平!

消息迅速传到了中央,工作人员也请示了正忙于政务的邓小平。

金庸的籍贯是哪里(金庸的籍贯是浙江哪里)

除却对于金庸小说的喜爱,他还考虑到了金庸在华人世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于是便果断回复:“愿意见见查先生!”

虽说双方都有见面的意愿,但毕竟一个是国家领导人,一个是香港人士,需要考虑很多问题。

为此,保卫部门便开始对金庸进行了详细审查,结果没想到,查来查去,最后却发现,曾经发生在金庸身上的两件事,似乎会对这次会面带来很大阻力。

与金庸有关的两件事

第一个就是随行人员的问题,金庸这次把他的第三任妻子林乐怡和两个孩子也带过来了。

世人都知道金庸笔下的武侠小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但对于他的感情生活,却知之甚少。

金庸的籍贯是哪里(金庸的籍贯是浙江哪里)

实际上,金庸一生有过三段婚姻,他的第一任妻子名叫杜治芬,两人于1952年协议离婚,第二任妻子名叫朱玫,曾与他一起创办了《明报》,两人经历过同甘共苦的日子,只可惜,也没有坚持到最后,因为那时候金庸婚内出轨,又爱上了林乐怡。

这个女人跟他笔下的人物“小昭”性格很是相似,聪明、坚强、善解人意,长相也十分漂亮。

两人是在酒吧结识的,那时林乐怡在当服务员,而金庸是去喝酒的客人,两人一来二去之下就生出了情意,之后金庸就主动向朱玫提出了离婚,跟林乐怡结为了夫妻。

当时这件事一经媒体报道,就闹得沸沸扬扬,而金庸的声誉和形象也因此遭到了巨大损害,所以当工作人员得知,金庸将他的第三任夫人带来时,不免有了些许顾虑。

金庸的籍贯是哪里(金庸的籍贯是浙江哪里)

至于第二点,就是金庸曾经的一次赴台经历。

那是在1973年的4月份,台湾当局突然邀请金庸登上台湾岛,在这里进行了为期10天的访问。

此前金庸跟国民党是没有什么明面上的来往的,而且他的小说在台湾也一直被禁,不能到处传播。

虽然不知道台当局究竟有何目的,但既然有机会到台湾岛上走走看看,见一见台湾高层,他倒也愿意。

而且那时国民党当局处在内外交困的时期,正考虑两岸关系的走向,对于国际上的“两个中国”的图谋,蒋家父子至少没有听之任之,这也让金庸多了几分好感。

金庸的籍贯是哪里(金庸的籍贯是浙江哪里)

金庸是以普通记者的身份去的台湾,那时候深居高位的蒋介石已经被病魔缠身,无法下床走动,只能在家休养,负责接待他的就是严家淦以及一系列的国民党政要。

这期间,蒋经国也曾经跟金庸有过会面,两人的祖籍都是浙江,刚一见面就有一种十分熟悉的感觉。

金庸并没有把蒋经国当做是一个不可积极的政治家,每当对方用上海话跟自己聊天,他就觉得很亲切。

聊过一些跟政治相关的话题之后,金庸又在桃园、新竹等地方看望了几户农家,了解了当地的民生,之后他就向蒋经国提出想去访问一下金门岛

金庸的籍贯是哪里(金庸的籍贯是浙江哪里)

要知道当时金门炮战还未停止,那里是台湾的前哨,也是距离大陆最近的地方。

登上金门岛之后,金庸放眼望去看到的就是纵横全岛的坑道,还有畅通无阻的坦克和大卡车,无论是地面上还是地底下,到处都有炮位和机关枪的阵地。

除了这些以外,金庸还发现,岛上虽然只有6万名百姓,但不论男女,只要满十八岁之后就要拿着枪和子弹参加军事训练。

直到女子出嫁、男子满40岁之后,他们的枪械才会被收回。

金庸的籍贯是哪里(金庸的籍贯是浙江哪里)

结束这次访台之行,金庸的感触非常深刻,回到香港之后,他就写下了一篇《在台所见·所闻·所思》,随即发表在了《明报》上。

其中内容不仅表达了他对于海峡两岸同胞能获得幸福生活的期盼,同时也透露了他毕生的最大愿望,那就是亲眼看到两岸统一。

当时这篇文章一下连载了十天,在全国都引起了很大轰动,发行量也供不应求。

新时期第一个接见的香港同胞

对于以上这两件事,保卫部门全都如实告知了邓小平,他们认为这或许有些不太妥当。

邓小平听后反倒表现得十分大方,对于金庸的家人,他的态度是“来者都是客”,可以一并接待,对于金庸曾经去过台湾的事情,他也认为不用计较。

有了邓小平发话,保卫部门也不再纠结,两人的见面也快速提上了日程。

金庸的籍贯是哪里(金庸的籍贯是浙江哪里)

1981年7月18日,因为迫切想要见到邓小平,金庸很早就起床梳洗,穿上西装打上领带,带上妻子林乐怡以及一对儿女,在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廖承志的陪同下,坐车来到了人民大会堂

当他下车时,看到的就是早已在福建厅门口等待自己的邓小平。

金庸的籍贯是哪里(金庸的籍贯是浙江哪里)

两人刚一碰面,邓小平就主动上前握住了他的手,带着满面笑容打招呼:“欢迎查先生回来看看,我们已经是老朋友了,你的小说我读过!”

金庸微微躬着身子,向邓小平行了一个礼,随后便握住他的手道:“我一直对您很仰慕,今天能够见到您,感到十分荣幸!”

接下来两人互相寒暄了一番,金庸也把自己的妻子和儿女都介绍给了邓小平,几人还在一幅迎客松画像前合了影。

之后,邓小平和金庸便坐在福建厅,围绕此前刚刚举办过的第十一届六中全会展开了谈话,两人的交谈十分坦诚,讨论的一些问题也不免会有些尖锐。

比如两岸统一,金庸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在国家统一这件事上,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最基本的因素。

金庸的籍贯是哪里(金庸的籍贯是浙江哪里)

听到这里,邓小平缓缓抽了一口烟,表示赞同。

自会议过后,中国就还有三件大事,第一是继续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第二是实现祖国统一,第三就是搞好经济建设,这也是最重要的事。

邓小平始终认为,只有把经济建设发展好,其他两件事就有基础。

接下来,两人又谈到了六中全会的人事变动问题,金庸对于邓小平坚持不做主席的行为表示疑惑,同时他也很佩服邓小平不重视个人名位的品格。

金庸的籍贯是哪里(金庸的籍贯是浙江哪里)

听到金庸这样夸赞自己,邓小平只是微微一笑,随即回应道:“名气嘛,已经有了,还要什么更多的名?一切要看得远一些,看近了不好。”

邓小平认为自己虽然身体状况还可以,但毕竟年纪大了,每天也只能工作八个小时,再长一点的时间就会疲倦。而且如果可以的话,他想多活几年,为国家和人民多办点事。

两人的谈话进行了将近一个小时,内容也涉及到了多方面,比如台湾回归祖国、中国要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等。

谈话结束之后,金庸便起身告辞,这时邓小平也站起身来,与他一边走一边谈,到了大厅外面时,两人还说了好一会儿话。

金庸的籍贯是哪里(金庸的籍贯是浙江哪里)

临别之际,邓小平再次热情地握住金庸的手说道:“查先生以后可以时常回来,到处去看看,最好每年来一次!”

金庸也很不舍,通过这次与邓小平谈话,他整体的感觉就是非常“乐观”,对于大陆、台湾、香港乃至整个中国都很乐观。告别过后,他便坐上车离开了。

当天晚上,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两人会见的消息,紧接着,香港和澳门以及世界各地的媒体,都纷纷报道了这件事,可谓是轰动一时。

金庸的籍贯是哪里(金庸的籍贯是浙江哪里)

回去之后,金庸就把自己与邓小平的谈话记录以及在大陆的访问经历整理了出来,并于同年9月发表在了《明报》上,当时刚一出版就被读者们疯狂购买,仅三天就已经售罄。

同一时间,金庸也完成了自己武侠小说全集的装订和整理,并立即给邓小平寄过去了一套,而没过多久,他的小说在内地也很快就成了畅销书。

在完成这些事情之后,金庸便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不遗余力地投入到祖国统一的事业中去。

金庸的籍贯是哪里(金庸的籍贯是浙江哪里)

香港回归提上日程之后,他就担任了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的成员,当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创举之后,金庸也大力支持,多次表达对于香港回归祖国的乐观的态度。

到了晚年时,金庸虽然逐渐退隐,却还在积极地访问台湾和内地。

金庸心中有武侠江湖,也有政治情怀,虽说祖国尚未统一,但相信无数后辈们也会如他一般,心怀家国天下,铭记责任担当!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80709525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1in.com/8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