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在共和国军队首次授衔中,共授予上将55人,1956年与1958年又分别补授上将各一人,上将名单总计57人。根据1955年授衔标准,授予上将的标准为:正兵团级多数可授予上将军衔;一部分战功显著的副兵团级人员,按照其在军中服务的经历和对革命事业的贡献,也可授予上将。
实际上将授衔结果,不计算后来补授的两位上将,在1955年授予的55位共和国上将中,正兵团级人员有33人,占全部授衔上将名额的60%;副兵团级人员有19人,占全部授衔上将名额的34.5%;准兵团级人员有1人,占全部授衔上将名额的1.8%;另外55位上将中还有两位无军队级别的地方干部,二人未参加1952年的军队评级,他们参加了1952年的地方评级工作。关于57位开国上将在1952年的级别评定,现详述如下:
第一部分,1952年上半年评定的33位正兵团级上将的任职统计
正兵团级上将(33人):
- 李克农:军委总情报部部长
- 李涛:军委作战部部长(52.3军委技术部部长)
- 肖克:军委军训部部长
- 傅钟: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
- 肖华:总政治部副主任
- 赖传珠:总干部部第一副部长
- 陈士榘:军事学院训练部部长(52.3军事学院教育长兼训练部部长)
- 王宏坤:海军第一副司令员
- 刘亚楼:空军司令员
- 陈锡联:炮兵司令员兼军委军械部部长
- 周士第:防空部队司令员
- 张宗逊:西北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
- 王震:新疆军区代司令员兼22兵团政委
- 李达: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 宋任穷:西南军区副政委兼云南军区政委
- 王新亭:西南军区党委第二副书记,西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 杨勇:贵州军区司令员(军事学院学习)
- 苏振华:贵州军区政委(52.7贵州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 谢富治:川东军区政委
- 许世友:山东军区司令员
- 叶飞:福建军区司令员
- 赵尔陆:中南军区参谋长
- 黄永胜:华南军区副司令员(52.6中南军区参谋长)
- 陈奇涵:江西军区司令员
- 朱良才: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
- 邓华: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副政委
- 宋时轮:志愿军第三副司令员兼9兵团司令员兼政委
- 甘泗淇:志愿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 杨得志:志愿军19兵团司令员
- 杨成武:志愿军20兵团司令员
- 陶峙岳:21兵团司令员
- 陈明仁:22兵团司令员
- 董其武:23兵团司令员

第二部分,1952年上半年评定的19位副兵团级上将的任职统计
副兵团级(19人):
- 傅秋涛:军委人武部部长
- 吕正操:军委军事运输司令部司令员
- 韦国清:中国驻越南军事顾问团团长(52.7公安部队第二副司令员)
- 陈伯钧:军事学院训练部副部长
- 钟期光:军事学院政治部主任
- 彭绍辉:军委工兵司令员(52.3西北军区参谋长)
- 郭天民:云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
- 张爱萍:浙江军区司令员(52.3华东军区参谋长)
- 唐亮:华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兼干部部部长
- 杨至诚:中南军区后勤部部长
- 陈再道:湖北军区司令员
- 李天佑:广西军区司令员
- 王平:华北军区干部部部长
- 周桓:东北军区副政委
- 洪学智: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部司令员
- 韩先楚:志愿军副司令员
- 周纯全:志愿军后勤司令部政委
- 刘震:志愿军空军司令员
- 李志民:志愿军19兵团政委

第三部分,1952年上半年评定的1位准兵团级上将的任职统计
- 贺炳炎:青海军区司令员兼1军军长(52.9四川军区司令员)

第四部分,1952年上半年参加地方评级的2位上将的评级统计
- 乌兰夫:行政三级,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内蒙分局书记兼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
- 阎红彦:行政六级,川东行署主任

第五部分,1955年后补授的两位上将在1955年授衔前的级别统计
- 王建安:1952年在华东军区任8兵团司令员评级为正兵团级,1954年高饶事件后降级为副兵团级,因病休养,后于1956年1月补授上将军衔,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
- 李聚奎:1952年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评级为副兵团级,1955年5月转政府工作,任国务院石油工业部部长,套地方级别为行政五级,他的上将军衔评而未授。1958年李聚奎重回军队工作,任总后勤部政委,中央军委补授李聚奎为上将军衔,定正兵团级。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80709525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1in.com/8090.html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1in.com/8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