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兰州,位于黄河上游,“地居南北之中,为东西咽喉扼塞”。
自古以来,黄河天险,水急浪漩难行船。有民谣称,渡河如渡鬼门关。自汉代开始,渡河的工具就是一种用羊皮牛皮囊吹气鼓胀后用大小木椽制架把皮胎半连在上面,由人划桨驾驶浮在水上,名叫“皮筏”。最大的筏子用60只皮囊制成,能载重二三十吨。但祖先称“黄河轻舟”的笩子有缺陷,只能顺流而下,不能逆水而上,代替不了桥梁。
据史料,先民们所架的黄河桥,屡架屡毁。公元三世纪初,羌族人在黄河青海段首创一种飞桥。“飞桥”,即桥梁专家说的“伸臂:木梁桥”,建桥时巧妙地省去了桥墩,飞架于狭谷陡崖间,故称飞桥。五世纪四十年代,鲜卑族人在流经古枹罕(今临夏)的黄河上建起了一座飞桥,后人普遍认为在今炳灵寺姊妹峰上溯黄河5公里处,水边磬石上刻有“天下第一桥”五个大字,字大45厘米,河南岸至今有“桥滩”地名为证。此桥屡建屡毁,公元1099年毁于西夏。此飞桥被毁400年后,明代诗人吴调元怀念第一桥写下的一首诗,刻在河边大石头上:山峰滔浪浪淘沙,两岸青山隔水涯;笫一名桥留不住,古碑含恨卧芦花。
公元八世纪,在山西永济建造了一座最长的黄河大浮桥,称浦津桥。唐玄宗曾大规模加固过。但此浮桥早已消失,只留下拴铁链的4根铁柱和602吨重的大铁牛作为见证。
北宋时期,在炳灵寺下游约15里处黄河凤林渡建造了安乡关浮桥,用于战事,时建时毁。后又在兰州金城关建浮桥,渡步骑两万,打败西夏兵。此桥不久即毁。
明洪武五年(1372年)宋国公冯胜在兰州上徐家湾修造浮桥以济师,师还遂拆。洪武九年(1376年),卫国公邓愈在城西约十里处(今十里店)造浮桥,称“镇远桥”。但因河流湍急,堤坝弗固,不能长久。到洪武十八年(1385年),兰卫指挥检事杨廉选择河水少缓,距金城关二百步即今铁桥处移建浮桥。此处叫金城津黄河古渡。
浮桥是串连20多只船搭起来的,船的间距是1丈5尺,上流定石鳖(如锚),船上加板,两边设栏杆,桥南北两岸树立铁柱木柱,用铁索大绳缆住桥身。过桥如履平地。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四月,来自撒马尔汗(今乌兹别克中部城市)的沙哈鲁王的使节这样描述兰州镇远浮桥:四月抵哈喇穆棱河崖(黄河边),河之大,与鄂格速思河(阿姆河)相仿佛。有船桥可以渡河。桥以船二十三只连络而城。各船之铁链,粗如人之上腿,链系于两岸之铁柱上,柱粗如人身,深埋地中。这里所说的铁柱有一根存留下来,如今竖立在铁桥南端东侧的河岸上,这是1958年从河滩积沙中挖出来的,铁柱重约10吨,长5.8米,底部直径0.61米,座长1.2米,宽0.18米。铁柱上铸有铭文:洪武九年岁次丙辰,八月吉日,总兵官卫国公建新柱于浮桥之南,系铁缆一百二十丈。铸造这根铁柱的工匠王宣、王顺,原本是山西洪洞县白土坡王家大村人,落户永靖县上古城村,村民王得树的家谱中有此记载。
镇远浮桥,赫赫有名。清代诗人王光晨赞美镇远浮桥“天下神桥此第一”。
然而,每年十一月黄河结冰前拆掉浮桥,行人车马从冰上通过,到第二年春天冰融河开之后再把浮桥架起来。拆架前后常因冰裂造成人畜落水之灾。
如此,在黄河上架一座永久性的桥梁,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不知谁来建造第一桥。(待续)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80709525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1in.com/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