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日历恐怖小朋友(中元节日历没有了)

二月二龙抬头,这里的龙原本最初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青龙,节气到了,如果晚上你仰观天空,会发现有一颗龙角星是熠熠生辉,从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故称龙抬头。而二月二这一天呢,也是阳气勃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的日子,春耕由此开始。所以呢,有俗语称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也使得从古至今,龙抬头被认为是一个祁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驱邪攘灾、五谷丰登的大好日子。民间还留有剃头辞旧的这种传统,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将猪头肉叫挑龙头,吃面条叫扶龙须,吃水饺叫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之说,就希望图个吉利,鸿运当头。但是您知道吗?咱们那过了这么多回龙抬头日,但这一天其实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前压根儿就不存在。怎么说呢,那时候你翻看日历,有正月十五元宵节,农历三月三,仅次于正月初一,元旦是被热烈庆祝的上巳节,其后的清明节,农历四月初八的浴佛节,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农历六月初六文人最看重的晒书节,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巧节,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农历十月十五的下元节,还有十一月最早,初一最迟,二十九或三十的冬至,仅次于新年,被称作压岁,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的除夕日等等。之前所有朝代的皇帝都没发现这里边有什么问题,一直到了唐德宗李适有一天心血来潮,把全国的节庆日捋了一遍,眉头忽然紧锁,嗯,寡人曾依靠宰相李煜大将李晟协力平定安史之乱,以强民为己任,严禁宦官。废租庸调制,施行两税法,一扫国势的颓废。老百姓都称纷纷赞扬明君,翘首以盼能过上安居乐业、男耕女织的好日子,李适这么一看啊,这些个月份都有各种节日,三月有踏青欢歌的上巳节,九月有登高望远的重阳节,不一而足。唯独同是春日的二月,天气由寒转暖,万物复苏,正是插秧犁地最佳时节,关乎老百姓温暖和帝国根基的农耕何等重要,这怎么可以一个节日也没有呢。李适认为农业立国,二月应该有一个鼓励的节日,当下与大臣李泌商议,将二月一日定为中和节。那为了增加这个新的节日的重要性,向全国做好宣传推广,就刻意规定,这一天呢,要增加节日宴了。皇帝要赏赐群臣春天穿的单衣,与他们吟诗作赋,还赐给他们刀和尺,表示才度臣子对君主的效忠,上下团结一致搞农业,上行下效。民间也可以用青色的袋子,装着谷物瓜果的种子,互赠亲友。酿制宜春酒来祭祀句芒神。这个句芒神,一种主管树木的神吧,拟祈祷丰收。唐德宗听罢大为赞赏,马上执行。于是乎,被强行安插进来的中和节果然大火,成为了大唐最重要的节庆日之一。听到这儿,您可能会问,这跟二月二有什么关系啊?这关系可就大了。到了后来的宋朝,情况不一样。宋朝别看历史上军事不行,但经济更为富庶,文化有自信心。里边有些方面是瞧不上唐人的,反映到立法节日上,唐人不是喜欢每月的朔月晦日嘛,就是每个月的初一日和大月三十日,或者是小月二十九日,更觉得一月是好日子。晦日新旧交替,尤其是正月的晦日,作为一年的第一个晦日,被称作初会,被给予了驱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可问题是,唐人喜欢,宋人不喜欢,觉得这个朔日晦日有啥好的?这两日晚上月亮都不大看得到,此乃阴气最重之时,你们怎么还庆祝上了呢?可是,既然二月初一被当作关乎农业生产的很重要的节日庆祝,有传统可循,那这点可以保留至于二月初一这个日期吗?不然推到二月初二鼓励农桑好了。就这么地,中和节就变成了二月初二。那怎么又和龙抬头挂上勾了呢?这又是由于后来元朝人给搞出了意外,原本呢,几千年来,龙抬头这一天都是惊蛰。惊蛰是24节气当中的第三个节气,也是二月的节气,又称作二月节,标志着二月仲春的开始,气温回升,春雷乍动,雨水增多。可是呢,在公元1294年,这一年是忽必烈逝世,立法上恰好惊蛰和二月初二重合。元朝统治者当时稀里糊涂对汉地历法节气一知半解,就觉得你看这龙抬头,名字听得多威风,二月二听着多顺耳,什么中和节,什么惊蛰,这,这,这怎么写的啊?干脆吧,这俩日子也别瞎折腾了,就搁一块儿吧。从此龙抬头和惊蛰脱钩,跟二月二正式绑在了一起,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80709525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1in.com/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