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数据分析软件,淘宝分析软件?

近日有消费者在社交媒体发布视频,质疑淘宝88VIP会员杀熟,她表示在同店铺同销量同链接的情况下,她的两个淘宝账号都没有在店铺里进行过消费,结果没有88VIP的账号有首单立减的提示,但有88VIP的账号无任何优惠提示,买到的东西相对会更贵。

淘宝数据分析软件,淘宝分析软件?

淘宝数据分析软件,淘宝分析软件?

每隔一段时间淘宝大数据杀熟就会登上热搜。

随便搜索网络,2020年3月,今年三八节期间以及10月份,都有类似新闻。

淘宝数据分析软件,淘宝分析软件?

天猫到底怎么了,连续不断地被网友投诉,是网友没事找事,还是确有其事。

大数据杀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

比如说,我个人就是那个号称中国最大的携程网的被迫忠诚客户,杀熟那是毫不手软。因为出差的缘故,我有时个人预定飞机票或者酒店的次数比我老婆多很多,直到若干年的某一天,家庭出去游玩,我和老婆都在查阅周边的酒店,我这次发现,同样的酒店,同样的时段,同样的房型,我的价格就是比我老婆要贵50-100元。

有了这个惊奇的发现后,我从此开始留意,的确,不能说每次,但很多次我的机票也好,酒店也好,价格就是要比不常出差的老婆查阅的价格就是贵那么一点。从此,每次应私出门,我放弃了在携程订票的权利。

最让人窝心的事,原本我想跳槽选择去哪儿订阅机票和酒店,却发现这两家居然一个后台,根本就是一家人。

垄断的携程,我拿它毫无办法。最近有人推荐我用飞猪,好吧,也是阿里巴巴的。

作为一个营销专业出身,,又长期从事实体商业的从业者,对于大数据,营销策略有那么一点点的皮毛:

首先,大数据到底能不能杀熟

技术上和实践中都挺容易的。且不说你手机就一个mac地址,中国目前任何一个app,都可以轻而易举获取你手机的唯一标识,作为你的身份标识,从而锁定你。(你不想泄密,不好意思,你就用不了这个app)。

锁定以后,你在手机上干的什么事情,都会被记录在案。比如说你浏览了什么网站,又或比如说你刚刚搜索了什么吃的,也还或说你刚刚订购了一个baby车,好吧,系统很快就会给你推荐奶粉和尿布。

你会说,那好吧,我就干脆在手机上什么也不干,不好意思,你还是会被识别。

1、你有没有发现,有某个事情,你正在和别人当面讨论呢,比如说你正和几个好朋友现实生活中聚会讨论去日本旅游,过一会,你浏览网站,发现网站恰好正在给你推送日本旅游的介绍,你想想,会不会是巧合,可是下一次,你又会发现类似的情况。

这个时候,你害怕了,妈的,难道我被手机监听了

手机或者某个app有没有可能监听你,技术上是可以实现的。比如我们安装某个app,一般都会要求你授权使用麦克风和录音设备。但是实践中,app监听你的可能性很低,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全程监听,第一app 需要大量的网络存储后台,这样的网络空间是海量的,不划算,其次,全程监听,不用说耗电量是巨大的,app很耗电,用户有可能就会卸载,最后,监听也有很大的法律风险。

那么真的只是巧合,其实有没有一种可能,app并没有全程监听,而只是设置了关键词触发

什么意思,就是app的确监听着你的语音,但是他不会记录存储,而是它会在自己后台设置几个关键词:比如说日本、旅游、奶粉等关键词。一旦你在谈话中说到以上几个敏感词,app就会自动触发,给你打上关键词标签,之后你登陆app,它就会自动给你推荐和这几个关键词相关联的产品和服务,这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你和别人谈话的内容,app就那么恰恰的给了你关联推荐产品。

2、除了监听,我们有没有还遇到过一种情况,我正在微信或者微信群里和别人聊天,刚刚打字聊到了旅游或者出国,然后逛淘宝或者其他购物网站的时候,就那么恰巧,网站又好像知道了我想旅游或者出国,给我在首页推荐了出国咨询以及旅游介绍。

难道是微信把我们聊天的内容泄漏了。

微信会保留聊天记录吗?肯定会。但会泄漏给第三方购物平台吗,应该不会,无论是合理还是合法,微信都没有必要这么做,但是的确我的微信聊天记录肯定被泄漏了。是谁呢?

我们有没有想过是我们的输入法泄漏的呢。我们有些人可能安装了好几个输入法,有搜狗的,紫光的,这些其实都是app,你在打字的时候,所有的关键词其实都被输入法给记录,并标记,然后出卖给了第三方购物网站。否则,我们想想,输入法app都没有广告,又不收你钱,他平常让你免费使用呢。不好意思,其实最贵的就是你的记录。

大家打字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小心点了。

3、以上的两点都能实现,就更别说你登陆京东浏览商品,然后去今日头条,居然发现头条在给你推荐同样的商品,好吧,这2家公司都有客户广告置换的协议,成交后,互相都能拿提成,这也包括了淘宝。

好吧,告诉大家吧,我们的数据被这些购物平台翻了个底朝天,还互相之间通气:“我那个金砖VIP去你那了哈,记得招待好,那个消费我要提成10%哈,别忘了”。

萝莉啰嗦,讲了一堆,回到天猫杀熟的正题,他到底会吗。

我觉得不至于。刚才上面无声无息地早就砍了我们消费者无数刀了,这么肤浅的杀熟好像真没啥必要。

这次的主要问题还在于vip的折扣比不上新人。那不是很正常吗,vip都是老客户了,享受的折扣价格就是原有的折扣。但是拉新的成本肯定是要远远高于老人的。给到新人较高的第一单折扣价,好像不仅是天猫这么用吧,绝大多数的app都在用啊。

饿了么新注册就送外卖券,拼多多给个更多,新人直接送钱,因为他们知道一个新人,多给点钱,后面才能赚更多的钱。更何况,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电商大战,流量客户之战早已针尖对麦芒,就看谁给的钱多了。

所以,大概率此次的杀熟纷争还是以消费者战败结局。

今年的双十一,天猫尴尬公布销售和去年持平,成为双十一成立以来唯一没有增长的年度。看样子,明年负增长在所难免。其他各大平台更是数据也没公布。

营销战役多年,但是实际优惠却越来越少,电商平台多了太多心机,却少了真正的实在,作为消费者的我们,被教育了太多年,也都学乖了。我之前也在回答中写道,双十一期间,实体超市的同一个商品的价格都要低于双十一电商平台的价格。

如何看待因为价格优惠而参加「双十一」的网民最多,占比 69.1%?价格战仍然有效吗?5 赞同 · 0 评论回答

淘宝数据分析软件,淘宝分析软件?

没事,输了就输了,干脆点,实体超市也挺好,最近都活得挺难,正需要我们。隐私数据保不住,尊严怎么还得有那么一点吧。

码字不易,喜欢就点赞,关注

微信关注:“商业地产Y观点”,我们一起聊商业。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80709525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1in.com/32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