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想了解一个人时,一定是从他的朋友圈看起,可是刚一打开,朋友圈的一条横杠摆在那里,顿时让人兴趣全无。
据调查,我国每天有7.5亿人使用微信朋友圈,然而其中超过了一亿人设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见”。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的朋友圈都是三天可见,但即使如此,我们还是乐此不惫的在每天下班时,习惯打开朋友圈刷一刷,人们关闭朋友圈又在朋友圈里刷来刷去又是一种怎样的“骚”操作呢?
话不多说,基于最近看的文献,梳理了一下在朋友圈矛盾群众的多元心理因素,在此就不客气的班门弄斧了。
人们为什么喜欢刷朋友圈?
刷朋友圈几乎是每一个人每天都会做的一件事情,不管今天多么忙碌,闲暇之余总会看一看朋友圈里发生了什么。
毕竟当qq老去,博客退休,微信就担起了维系了我们上至父母、下至朋友,左至领导、右至同事的各个圈层关系维护的重要责任,相较于微博、抖音这些社交软件来说,是与我们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圈子。
微信自从开了朋友圈,就为我们带来了许多好处。
一方面,通过朋友圈我们看到了朋友最近的状态,了解他们近来的生活情况,满足一种自我展示的双向需求。
与此同时通过他人的状态来反应自我的状态,而这种信息的获取,有时候会达到一定的自我修正和激励的作用。
比如,你一刷朋友圈,突然发现,那个小李,之前在高中都是倒数的,现在竟然都考上博士了,那自己也要努力好好打工了。
另一方面,在这种朋友圈的点赞、评论的过程中,满足了我们一种双向互动的社交需求。
人毕竟都是社会动物,在快节奏的社会里,虽然因为工作繁忙,不常相见,但是朋友圈里唠一唠,我们“弱交际”也算完成了。
TA们为什么关闭了朋友圈?
但有些人偏偏反其道而行之,直接关闭了朋友圈。
这种操作的人一般有两种。
一部分是看清了这个社会的真面目,不想被外界的纷扰打扰了内心的宁静。只想一个人过好自己的生活的孤独清醒者,是一种最强的自我保护。
另一部分人是一直以来就没有自我呈现的欲望,他们不知道怎么分享,分享的意义又在哪里,这类人也一般也会比较内向和孤僻,他们通常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
其实也不难去想到,除了主体因素外,还有更多的外界因素。
毕竟微信从2011年兴起,至今已经十年之久了,而朋友圈的生态环境也和大自然的环境一样,随着人类的破坏已经逐渐恶化。
微商不断、代购兴起,动不动就“是兄弟吗,是兄弟就帮我砍一刀”的拼多多链接
还有各种投票求赞链接应接不暇,让人们本来想看到的信息而被这些朋友圈垃圾埋没,这些过载的信息不知不觉就产生一种厌烦心理,于是为了眼不见心不烦,早日关闭朋友圈,早日过好自己的小生活。
朋友圈怎么又是“三天可见”?
第三种情况是最常见的一种,也是最矛盾的一种,第一天你去逛她的朋友圈还是美美的自拍和过去的故事,第二天夜里再去看,“三天可见”,四个大字,让你陷入了无尽的空想和无奈中。
这些年轻人其实是最矛盾的一种人,在生活中也极为矛盾,一方面渴望分享和,又怕内容不当,渴望展示自我,又担心隐私被大众偷窥。
于是,思来想去,朋友圈的内容就变为短短的一小行字,“朋友圈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
当然,三天可见的动态其实本质上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也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TA更希望你关注当下的自己的状态,不管之前怎么糟糕,怎么快乐,毕竟现在不想说话、不想与人交流的状态才是最真实的状态。
所以,遇到这类情况,一定要鼓起勇气问候一下TA最近的心情如何,多一份安慰,人间就多一份真情。
其实不管关不关掉朋友圈,都是一种不同生活方式的选择。
但我们要明白,通过朋友圈的窗口只能看到风景的一部分,有关于这个风景背后的全貌和故事,还需要我们带着真诚与耐心,面对面去了解。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80709525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1in.com/20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