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餐、房车酒吧、非遗产品现场手工编织、面包挑战赛、美食饮品……每天晚上,一辆辆各种品牌的汽车它们整齐排开,打开后备箱,一个小小的摊位就呈现在大家面前。

宋丛一和同学在“后备箱集市”经营泰餐 记者徐刚摄
6月17日,记者来到盘锦百年福街的“后备箱集市”,现场100多辆汽车整齐排列,甚至有大型房车……每辆车都是一个店,后备箱打开就成了货仓兼柜台,摆放着文创产品、衣物首饰、毛绒玩具、鲜花植物、美食饮品等新颖多样的货物,引来不少市民的围观,盘锦“后备箱集市”一推出就异常火爆,也成省内闻名的最新网红打卡地。
盘锦的“后备箱市集”,琳琅的市集在一个个小小的后备箱中铺展,灯光人影中弥漫着现代与浪漫,此刻的“夜经济”被点缀得愈加缤纷璀璨。

李京桃微笑同客人打招呼,在妈妈的帮助下把家里的房车开到集市开起一个小小的“房车酒吧”。记者徐刚摄
“每辆车都自带电源,不会给经营场地增加安全隐患,而且车的号牌更是经营者的身份证明,若出现争议,也可通过号牌直接找到经营者。”毛思雨是移动咖啡车经营者,也是“后备箱市集”的发起人,“这种经营方式灵活、门槛低,有车就有了摊位,操作起来很简单,深受新毕业大学生或赋闲在家的‘全职妈妈’的欢迎。”
记者看到市集中,一位歌者坐在后备箱旁唱着时尚歌曲,后备箱里放着她要售卖的产品——辣片。她说,自己不愿意大声吆喝,唱歌只是为了吸引人们走过来,卖辣片才是主要生意。与她类似,“后备箱市集”经营者卖东西的办法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有现场展示的非遗技艺,有欣赏音乐的,还有摩托骑手互相欣赏各自的摩托车,还有就是静静坐着的,在这里,大家看到的不仅是琳琅满目的商品,更是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创业人群。
20岁李京桃是香港中文大学大二的学生,假期回到盘锦,在妈妈的帮助下把家里的房车开到集市开起一个小小的“房车酒吧”。
“几十种鸡尾酒都是自己在房车上调的,年轻人都挺喜欢,我特别开心,”李京桃告诉记者:“假期她从香港返回盘锦,来集市不是仅仅为了赚钱,更主要是为了体验,丰富人生,发至内心也想为社会做点贡献,报效国家。
“每晚上的营业额600元左右,成本也差不多这样吧!”李京桃的妈妈为了支持女儿把家里的JBL音响和价值过万投影机也都搬到了集市。
“我们有个集市微信群大约400名经营者,每晚都抽签能有100人领到集市车辆入门卡,”宋丛一和同学在集市经营泰餐,也是微信群的召集人之一。“集市经营者85%是年轻人,每晚不一定赚钱,有时还搭上汽油钱,但是,我们挺开心,这里是我们接触社会的起点。”宋丛一一边整理餐具一边说。
“后备箱集市”运营经理胡欣介绍:‘后备厢市集’,是年轻人提供一个自由发挥平台,一方面可以缓解一下当前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为广大市民打造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夜生活。
“我们是锦州赶过来,周末特意来网红后备箱集市逛逛”王燕说,”这些开着车卖货的摊主和以往印象中的地摊族完全不同。“他们年轻、时尚,好沟通,进的货也新奇有趣,而且价格也不高,很容易激起路人的购买欲和参与感。”
著名学者、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安平表示: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小小的后备箱里装载的不仅仅是一件件物品,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别于传统职场人“循规蹈矩”,开始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此举即拓宽了大学生“就业版图”,也点燃年轻人创业和回报社会的激情。
辽沈晚报特派盘锦记者徐刚文并摄
微纪录片拍摄、后期:记者徐刚
来源:辽沈晚报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80709525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1in.com/17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