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的10次方是多少位数(1.2×10的10次方是多少)

#数字#我从小对数字敏感,数字会说话,会告诉你它的逻辑,1是1,2是2,让数字为我所用,让数字成为乐趣,让自己成为数字的主人。

一通百通的规律总结可以省去多少死记硬背的瞎折腾。比如数字只需要知道0到9,小数点和次方,加上进制和正负,便能总结出所有的数字,从无限小到无限大。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数字其实是很好的学习机会,我一年级就知道一亿这一点看似夸张其实不过只是一种数字的延伸,虽然当时不知道次方却也在数数1到100的过程中很快的明白每十个数就出现一次重复,这种重复即使不知道进制的概念也会产生类似的规律总结,等到后面学到进制,就能把所有进制都能从十进制的规律中套用。等到学到方程,设未知数,每个题目的一句话就是一个等式,每个题目都是解方程。

我小时候也被说作文不行,字写的丑,不喜欢阅读,这直接限制了我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课外也从没有阅读。直到高中通过我思故我在这个引子带来思考,新华书店里面看新概念作文,背一些唐诗宋词名言警句,语文才算有点开窍了,所思的写出来那就是一篇文章,不必那么多技巧。而对历史的喜爱也是会考连续两天看书应考提前半小时交卷带来的,自己后来买了本白话史记,没事就看看,历史有的是故事。至于英语,其实是通过看外国电影带来的好感,但是没有主动去学习只是觉得听得懂看得明白就没有想进一步背那么多单词了。数学是从小对数字敏感被表扬的最多也是最没压力,到了高数却好感尽失。不要限制小孩学习的兴趣,无限可能性,小时候自己被给什么越多表扬越多就会越喜欢什么,多表扬少批评,学习的能力终生有益。

小孩不知道次方但是几位数可以数出来,个十百千万一路向上到亿也不过九位数,等到学到了次方就知道那些天文数字是10的几次方,一亿不过是10的八次方,再大的数也能很简单,哪至于头脑爆炸一阵懵圈。心算不行还不打草稿是很多孩子的通病,心算再好也是要打草稿的,数学考试草稿纸最多至少两张,很能说明问题,难道是给你画画的?

在没有完成自我认同之前,是需要外人给予肯定和认同的,这种情况在小时候更明显。虽然多数人一辈子也没有自我认同,但至少会形成一定程度的自洽,只有在被否定的时候才会激烈反应,而完成自我认同的是不在乎被否定的。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14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