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4日,广州市统计局公布2021年广州市人口规模及分布情况。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广州市常住人口1881.06万人,同比2020年末增长7.03万人,是自2010年以来常住人口增长幅度最小的一年。
具体到各行政区方面,中心城区也一改往年正增长趋势,荔湾、天河、白云、黄埔多区出现下降,中心六区常住人口数量合计减少4.18万人。外围区域则清一色上涨,其中番禺区以14.57万常住人口的增量位列第一,花都、增城、南沙增长也都超过5万,外围五区合计增长32.16万人(图1)。从表1可以看出,自2011年以来,外围区域常住人口整体增长势能就要明显强于中心城区。

图1 2021年广州市各区人口规模和增长情况(单位:万人)
表1 2011-2021年广州市各区常住人口增长情况(单位:万人)
行政区 年份 |
广州市 |
白云区 |
番禺区 |
天河区 |
花都区 |
南沙区 |
增城区 |
黄埔区 |
海珠区 |
荔湾区 |
从化区 |
越秀区 |
2011年 |
75.36 |
23.91 |
17.86 |
8.89 |
7.76 |
2.12 |
5.84 |
4.7 |
1.89 |
4.47 |
0.75 |
-2.83 |
2012年 |
69.21 |
19.91 |
-21.51 |
8.39 |
7.61 |
38.36 |
5.31 |
4.03 |
3.12 |
4.47 |
1.42 |
-1.9 |
2013年 |
56.71 |
15.13 |
10.78 |
10.16 |
6.91 |
1.88 |
3.68 |
3.35 |
3.42 |
2.93 |
1.21 |
-2.74 |
2014年 |
56.78 |
13.61 |
10.74 |
7.6 |
6.73 |
2 |
4.75 |
3.47 |
4.59 |
3.03 |
1.62 |
-1.36 |
2015年 |
65.93 |
17.61 |
13.53 |
7.01 |
9.1 |
1.94 |
6.57 |
1.94 |
3.28 |
4.71 |
1.15 |
-0.91 |
2016年 |
83.43 |
9.2 |
17.63 |
13 |
9.54 |
3.24 |
3.84 |
20.66 |
4.38 |
1.71 |
1.68 |
-1.45 |
2017年 |
67.89 |
20.16 |
14.62 |
10.07 |
6.83 |
3.44 |
6.48 |
0.31 |
2.39 |
3.81 |
1.36 |
-1.58 |
2018年 |
51.86 |
19.99 |
10.85 |
6.68 |
5.85 |
1.6 |
1.72 |
1.06 |
0.87 |
2.52 |
1.19 |
-0.47 |
2019年 |
33.08 |
4.95 |
6.81 |
3.9 |
4.53 |
2.47 |
2.76 |
1.21 |
0.61 |
4.07 |
0.92 |
0.85 |
2020年 |
42.82 |
8.96 |
9.3 |
6.03 |
5.64 |
1.84 |
2.36 |
2.95 |
1.51 |
2.62 |
1.29 |
0.32 |
2021年 |
7.03 |
-7 |
14.57 |
-1.24 |
5.84 |
5.14 |
5.85 |
-7.13 |
0.2 |
-11.2 |
0.76 |
1.24 |
合计增长 |
610.1 |
146.43 |
105.18 |
80.49 |
76.34 |
64.03 |
49.16 |
36.55 |
26.26 |
23.14 |
13.35 |
-10.83 |
年均增长 |
3.64% |
4.76% |
4.48% |
4.16% |
5.54% |
15.95% |
3.60% |
3.53% |
1.43% |
2.18% |
1.86% |
-0.88% |
注:2012年11月原番禺区的大岗、榄核、东涌三镇划归南沙区;2014年2月原萝岗区并入黄埔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广州调查队
租房是常住人口解决居住需求的主要途径,因此,常住人口的增加也推动了区域租赁市场的发展。
由于租赁市场发展时间较早,中心城区越秀、天河、海珠、荔湾四区大部分区域的租赁市场已经发育较为成熟,常住人口增长滞缓并不代表其不受租房一族关注,而是与上述区域的资源承载压力过大有直接关系。数据表明,中心城区尤其是越秀、天河、海珠、荔湾等核心区域的人口密度远大于外围区域,上述区域人口密度均超过了2万人/平方公里,其中越秀区更是达到30669人每平方公里。

图2 2021年末广州市各区常住人口密度
资源集中导致人口密度高,也导致了更高的生活成本。例如在租房支出方面,越秀、天河、海珠的租金收入比都超过了30%,荔湾区的租金收入比也接近30%,而外围区域则普遍较低,花都、从化、南沙更是低于15%。
表2 广州市各区租金收入比
行政区 |
租金单价 (元/㎡/月) |
人均每月租房支出(元/月/人) |
年度租房 支出(元) |
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租金 收入比 |
越秀区 |
70.37 |
2435 |
29218 |
75663 |
38.62% |
天河区 |
67.28 |
2328 |
27935 |
79435 |
35.17% |
海珠区 |
56.8 |
1965 |
23583 |
69948 |
33.72% |
荔湾区 |
50.66 |
1753 |
21034 |
71344 |
29.48% |
白云区 |
40.27 |
1393 |
16720 |
69087 |
24.20% |
番禺区 |
37.63 |
1302 |
15624 |
65025 |
24.03% |
黄埔区 |
39.64 |
1372 |
16459 |
70494 |
23.35% |
增城区 |
19.93 |
690 |
8275 |
53497 |
15.47% |
花都区 |
20.81 |
720 |
8640 |
59147 |
14.61% |
从化区 |
12.8 |
443 |
5315 |
45224 |
11.75% |
南沙区 |
15.51 |
537 |
6440 |
57911 |
11.12% |
注:租金单价采用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统计的2021年全市各区租金水平数据;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居住建筑面积(按34.6㎡计算)均采用国家统计局广州调查队公布的2020年数据。 |
近年来,得益于公共交通尤其是地铁线路向近郊、外围区域的延伸,通勤时间成本的缩短让广大上班族普遍选择了核心区域工作,在近郊或外围区域租房的方式,以此来降低租房成本支出,这也推动了外围区域常住人口数量的增加。
白云区、番禺区是全市常住人口最多的区域。第一,以制造业为主的定位决定了区域内劳动密集型产业聚集,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来穗务工人员,由此产生了庞大且持续的住房租赁需求。其次,距离广州中心商务区更近的地理位置优势,也让白云和番禺的部分区域成为承接城市中心外溢租房需求的主要区域。第三,白云番禺两区存在较多次新小区、老旧楼梯楼甚至城中村,也让不同收入水平的群体在租房消费选择空间上更充足。
黄埔区与南沙区是近些年人才引进政策影响最直接的区域,大量的产业与规划利好为南沙黄埔两区吸引了更多的聚光灯。自2011年以来,黄埔、南沙两区常住人口增长分别达到36.55万人和64.03万人。但整体而言,黄埔和南沙两区的规划落地是一个“持久战”,两区的常住人口增长未来仍有空间。随着地铁18号、21号和22号等连接中心和外围的地铁快线开通,黄埔和南沙的常住人口增长也极可能坐上快车道,未来可以承接更多的租住需求。
增城、花都两区由于地理位置的局限性,在过去一段时间承接中心城区外溢租房需求的作用相对有限,租赁市场的供需更多是依靠区域内部的自我消化。
从化区由于在发展定位上主要是生态建设,因此在产业规划、人才引进等方面力度较小,近年租赁市场发展也较为温和。
广州市人民政府在《关于加强我市人口调控和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就明确指出,要“结合各区功能定位进行人口布局分类指引,加快外围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引导中心城区人口向外围城区疏解,形成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人口空间格局。”可见,随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以及区域之间协调发展,外围区域必将在广州的住房租赁市场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80709525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1in.com/10718.html